中央党校2012级国际政治、国际关系专业
硕士研究生《国际政治经济学经典导读》教学计划
(2014年1月)
一、教学目的和要求
集中讲解曾经引领国际政治经济学潮流的代表性经典著述,突出研究性文章写作的规范程序,帮助学生理解方法与理论、历史与现实的综合运用,提高其运用理论理解重大国际现实问题的能力。
二、教学时间
2014年3—5月
三、教学方法
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、课题讨论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,要求研究生能够结合教师讲课内容阅读相关著述,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撰写学术论文。
四、教学内容(见课表)
五、考核方式
闭卷考试
六、参考书目
1. 彼得·卡赞斯坦、罗伯特·基欧汉、斯蒂芬·克拉斯纳:《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。
2. 罗伯特·吉尔平:《全球政治经济学:解读国际政治秩序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。
3. 罗伯特·基欧汉、约瑟夫·奈:《权力与相互依赖》(第三版)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。
4. 罗伯特·基欧汉:《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、权力与治理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。
5. 罗伯特·基欧汉:《霸权之后: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斗争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。
6. 迈克尔·希斯考克斯:《国际贸易与政治冲突:贸易、联盟与要素流动程度》,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。
7. 巴里·艾肯格林:《资本全球化:国际货币体系史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。
8. 约翰·奥德尔:《美国国际货币政策:市场、力量和观念史政策转变的根源》,北京: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。
9. Gary King, Michael Tomz and Jason Wittenberg, “Making the Most of Statistical Analyses: Improving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,”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, Vol.44, No.2, 2000, pp.347-361.
10. Robert Gilpin, “Three Models of the Future,”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, Vol.29, No.1, 1975, pp.37-60.
11. Stephen Krasner, “State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.” World Politics, Vol.28, 1976, pp.317-43.
12. Ronald Rogowski, “Political Cleavages and Changing Exposure to Trade,”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, Vol.81, No.4, 1987, pp.1121-1137.
13. Jeffry A. Frieden, “Invested Interests: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Economic Policies in a World of Global Finance,”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, Vol. 45, No.4, 1991, pp. 425-451.
14. William Bernhard and David LeBlang, “Democratic Institutions and Exchange Rate Commitments,”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, Vol.53, No.1, 1999, pp.71-97.
15. Stephen Korbin, “Testing the Bargaining Hypothesi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,”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, Vol.41, No.4, 1987, pp.609-38.
16. Li Quan and Adam Resnick, “Reversal of Fortunes: Democracy, Property Right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,”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, Vol.57, No.1, 2003, pp.1-37.
17. Kerry Chase, “Economic Interests and Reg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s: The Case of NAFTA,”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, Vol.57, No.1, 2003, pp.137-174
18. Michael Zurn, “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: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,” World Politics, Vol.50, No.4, 1998, pp.617-649.
19. Gebhard Kirchgassner and Friedrich Schneider, “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nvironment Policy,” Public Choice, Vol.115, No.3/4, 2003, pp.369-396.
20. Miles Kahler and David A. Lake, “Governance in a Global Economy: Political Authority in Transition,”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, Vol.37, No.3, 2004, pp.409-414.
21. Benjamin J. Cohen,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: An Intellectual History, Princeton: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, 2008
国际战略研究所
中央党校2012级硕士研究生课表
(2014年1月)
专 业 | 国际政治、国际关系 | 负责教师 | 陈积敏 |
课程名称 | 国际政治经济学经典导读 | 课程编码 | |
必/选修 | 必 修 | 考核方式 | 闭卷考试 |
学 时 | 4学时/周,10周,共40学时 | 学 分 | 2 |
上课地点 | 北院新教学楼302 | 上课时间 | 周四上午 |
授课时间 | 授课题目 | 授课人 |
3月6日 | 一、导论 | 陈积敏 |
3月13日 | 二、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现实主义视角 | 陈积敏 |
3月20日 | 三、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视角 | 陈积敏 |
3月27日 | 四、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视角 | 陈积敏 |
4月3日 | 五、课堂讨论 | 陈积敏 |
4月11日 | 六、国际货币体系研究的两种视角 | 熊洁 |
4月17日 | 七、跨国公司研究的两种视角 | 熊洁 |
4月24日 | 八、全球新议题研究 | 熊洁 |
5月8日 | 九、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 | 熊洁 |
5月15日 | 十、课堂讨论 | 熊洁 |
合计课次 | 10次 | |
中央党校2012级国际政治、国际关系、外交学专业
《国际政治热点问题研究》教学计划
(2014年1月)
一、教学目的和要求
本课程为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了解和把握当代国际政治发展的新趋势、新动向,提高认识和分析重大国际政治问题的能力,进一步拓展专业学习和研究视野。
二、教学时间
2014年3—6月
三、教学方法
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,适当组织课堂讨论。
四、教学内容(见课表)
五、考核方式
开卷考试
六、参考书目
宫力和秦治来等,《世界新变局:大视野下的全球热点问题》,当代世界出版社2012年4月版
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《2012年的世界:回顾与展望》,新华出版社2013年1月
张明等主编:《当前领导干部关注的国际热点问题》,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。
康绍邦、宫力主编:《国际问题二十讲》,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;
康绍邦、宫力主编:《国际政治与经济若干问题研究》,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;
康绍邦、宫力等著:《国际战略新论》,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版;
李少军主编:《当代全球问题》,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;
蔡拓:《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》,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;
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:《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》,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。
国际战略研究所
中央党校2012级硕士研究生课表
(2014年1月)
专 业 | 国际政治、国际关系、外交学 | 负责教师 | 左凤荣 |
课程名称 | 国际政治热点问题研究 | 课程编码 | |
必/选修 | 必 修 | 考核方式 | 开卷考试 |
学 时 | 4学时/周,10周,共40学时 | 学 分 | 2 |
上课地点 | 北院新教学楼401 | 上课时间 | 周四下午 |
授课时间 | 授课题目 | 授课人 |
3月6日 | 世界格局变动中的美国全球战略调整 | 梁亚滨 |
3月13日 | 俄罗斯的发展趋势与中俄关系 | 左凤荣 |
3月20日 | 南海问题研究 | 杨青 |
3月27日 | 国家主权理论与中国领土主权安全 | 马小军 |
4月3日 | 国际人权问题 | 李云龙 |
4月10日 | 西方民主化面临的挑战 | 钱镇 |
4月17日 | 世界核军控与核扩散问题 | 孙东方 |
4月24日 | 国际恐怖主义问题 | 张明 |
5月8日 | 当代中东局势及热点问题 | 高祖贵 |
5月15日 | 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冲突问题 | 赵磊 |
合计课次 | 10次 | |
中央党校2012级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
《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》教学计划
(2014年1月)
一、教学目的和要求
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,是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。本课程系统地介绍和分析欧洲联合的历史背景、欧洲一体化进程、欧洲联盟超国家治理的特征、一体化的矛盾和动力以及区域一体化理论,使学生了解欧洲联盟的历史和现状,进而把握欧洲一体化的走势和前景。
二、教学时间
2014年3—5月
三、教学方法
课堂讲授、学员课外阅读与课堂讨论相结合。
四、教学内容(见课表)
五、考核方式:撰写论文
六、参考书目
1、陈乐民:《“欧洲观念”的历史哲学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。
2、皮埃尔·热贝尔:《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。
3、陈乐民、周弘:《欧洲文明的进程》,三联书店2003年版。
4、贝娅特.科勒-科赫 :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。
国际战略研究所
中央党校2012级硕士研究生课表
(2014年1月)
专 业 | 国际政治 | 负责教师 | 赵柯 |
课程名称 | 欧洲一体化研究 | 课程编码 | |
必/选修 | 选 修 | 考核方式 | 撰写论文 |
学 时 | 4学时/周,10周,共40学时 | 学 分 | 2 |
上课地点 | 教研室 | 上课时间 | 周一下午 |
授课时间 | 授课题目 | 授课人 |
3月3日 | 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起源 | 赵柯 |
3月10日 |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演变 | 赵柯 |
3月17日 | 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与欧元的诞生 | 赵柯 |
3月24日 | 《里斯本条约》的签署:从经济联盟迈向政治联盟 | 赵柯 |
3月31日 | 欧盟的治理系统及其运行方式 | 赵柯 |
4月7日 | 欧盟的国际地位与对外关系 | 赵柯 |
4月14日 |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、演变及其影响 | 赵柯 |
4月21日 | 解释欧洲一体化现象的主要理论流派 | 赵柯 |
5月5日 | 当前欧洲研究领域的前沿与重点 | 赵柯 |
5月12日 | 总结:欧盟是一支什么样的力量? | 赵柯 |
合计课次 | 10次 | |
2012级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
《中国外交前沿问题研究》教学计划
(2014年1月)
一、教学目的和要求
本课程为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了解和把握中国外交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,提高认识和分析中国外交战略与政策的能力,进一步拓展专业学习和研究视野。
二、教学时间
2014年3--6月
三、教学方法
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,适当组织课堂讨论。
四、教学内容:见课表
五、考核方式
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闭卷考试,教师按百分制评定成绩。
六、参考书目
1、教材:
《和平为上:中国对外战略的历史与现实》,宫力、刘建飞、王红续等著,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。
2、供选择的有关参考书目:
《龙的礼物: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》,布罗蒂加姆著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;
《中国震撼》,张维为著,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;
《美国与中国》,费正清著,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;
《创造性介入——中国外交新取向》,王逸舟著,北大出版社2011年版;
《大国关系与中国外交》,秦亚青主编,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。
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外交研究室
中央党校2012级硕士研究生课表
(2014年1月)
专 业 | 外交学 | 负责教师 | 罗建波 |
课程名称 | 中国外交前沿问题研究 | 课程编码 | |
必/选修 | 必修 | 考核方式 | 闭卷考试 |
学 时 | 3学时/周,10周,共30学时 | 学 分 | 2 |
上课地点 | 战略所 | 上课时间 | 周一下午 |
授课时间 | 授 课 题 目 | 授课人 |
3月3日 | 新一届中央外交战略研究 | 王红续 |
3月10日 |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研究 | 王红续 |
3月17日 | 东亚秩序变迁与中国战略选择 | 韩爱勇 |
3月24日 | 东北亚安全机制建设与中国外交 | 韩爱勇 |
3月30日 | 中美关系中的智库研究 | 穆占劳 |
4月7日 | 美国对非战略与中美非三边合作问题 | 陈积敏 |
4月14日 | 非洲冲突管理与中国的角色 | 周绍雪 |
4月21日 | 中非关系:理论、战略与政策 | 罗建波 |
5月5日 | 中国对外援助研究 | 罗建波 |
5月12日 | 当代中国外交布局(总结与讨论) | 罗建波 |
合计课次 | 10次 | |
| | | | |